『 宅錄新手們,是否曾不小心把音訊錄到爆掉呢? 』
『 若你是位專業音樂人,每次使用不同的麥克風,遇到不同的歌手或使用不同的樂器音色,Gain 值都是你必須調整的。 』
『 成音工作者和直播主們,是否常因收音問題而煩惱呢? 』
ZOOM UAC-232 錄音介面,搭載 32bit-float 最新科技!
不用調 Gain,你錄的聲音將永遠健康!
【 官方 Youtube 介紹影片 】
錄音技術的革新 ” 32bit-float “( 32 位元浮點 )
隨著科技進步,運算速度的提升,32 位元浮點錄音技術在 2019 年初次亮相。使用 16bit 和 24bit 運算錄音,超過 0 dBFS 的音訊失真是完全無法補救的。但在 32bit-float 問 世後,0 dBFS 以上 770 dBFS 到以下 758 dBFS 的音頻數據,總體 1500 dBFS (以上)的動態範圍,完全涵蓋了地球上能發出的所有聲音,不管是蟲鳴鳥叫還是飛機引擎,皆能完美地收錄到你的 DAW 中。

即便 32bit-fixed point(定點運算)已能將動態範圍拉到 192 dBFS。但在 32bit-float 下,光是 8 位元浮動蓋的變動,就能將動態範圍拉到非常可觀的地步(詳見下方表格)。市面上的錄音介面若只標明 32bit,一定是 ” 32bit-fixed ” 非 ” 32bit-float “。

雙 Analog / Digital 轉換器
此錄音介面內建了兩台 A/D 轉換器。UAC-232 將會持續偵測你所輸入的音量,並從兩台轉換器中擇一進行轉換。如此一來,小音量的訊號不會有雜訊過多的問題。

除了音樂工作者外,任何 ”聲音” 工作者在片場、環境音取樣時或廣播間所遇到的音量問題都將被優化。

音樂模式與直播模式
除了能夠紀錄超極限的動態範圍,我們也能依照不同的需求在裝置(電腦、平板)上使用 UAC-232 的專屬混音器進行調整。這款混音控制軟體,分別有音樂(Music)和直播(Streaming)兩種模式,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。

- 輸入音量鈕。
- 輸入音量值。
- 輸入之波形。
- 在音樂模式的情況下 Level 旋鈕用來控制監聽裝置的音量。而在直播模式的情況下,此旋鈕則是控制著直播音量的輸出大小。
- 在音樂模式的情況下 PAN 旋鈕用來控制監聽裝置的聲像(pan)。而在直播模式的情況下,此旋鈕則是控制著直播聲像的方位。
- 分別為監聽輸出與直播輸出的錶頭。
- 音樂模式與直播模式切換鈕。
- Loopback 功能旋鈕。(請見下一章)
直播主專屬 – Loopback 功能
UAC-232 也搭載了時下必備的 Loopback 功能,當我們在控制器中把錄音介面切換成直播模式並點選 Loopback 功能後,電腦所發出的 BGM 聲響(下圖標示 2 )將回送介面,並與你所輸入的兩軌音訊(下圖標示 1)一同輸出到雲端,觀看直播的觀眾將與你共享所有音訊。

介面實體規格

- 1、2 輸入孔支援 XLR 與 Standard Phone(平衡訊號或非平衡訊號)輸入。
- 48V 幻象電源轉換鈕,供電容麥克風錄製使用。
- 高抗阻轉換鈕,錄製吉他與貝斯時可開啟。
- 訊號燈。
- 耳機專用孔。
- 耳機音量旋鈕。
- 電源燈。
- 總輸出音量扭。
- 直接監聽鈕,按下後將繞過電腦,直接聽到輸入的訊號。
- 32bit-float 按鈕,介面進入 32bit-float 模式時會亮起。

- DC 5V port (Type-C) 電源線。
- USB port (Type-C) 連接線,可連結電腦或 iOS/iPadOS(裝置)。(需安裝驅動程式)
- MIDI IN/OUT 孔,供你連接所需使用的 MIDI 裝置。
- 喇叭輸出孔。
總結
UAC-232 融合了 32 位元浮點運算與雙 A/D 轉換器的切換技術,聲音工作者在收音時再也不用擔心音量過載或過小推不起來的問題。這台錄音介面甚至不需要 Gain 旋鈕,超越極限的動態範圍,使你收錄的音波完完整整地進入到錄音軟體。音樂與直播兩種模式切換簡易,搭配上 Loopback 的功能,造就了此款介面在使用上的多元性與方便性。不管你是歌手、樂手、直播主、混音師、錄音師、配樂師或現場成音師,你再也不受動態範圍侷限,請勇敢地大小聲!

馬上入手
- Zoom UAC-232 錄音介面
- Zoom AMS-44 錄音介面
- Universal Audio Volt 476P 4-in/4-out USB-C 專業錄音介面
- PreSonus ioStation 24C 控制器型錄音介面
延伸閱讀
- 王者回歸!全球銷量第一的 Focusrite Scarlett 全新第四代
- 2023 年最新錄音介面 必知趨勢與選購指南(上)
- 2023 年最新錄音介面 必知趨勢與選購指南 (下)
- 黑科技的麥克風誕生!Rode NT1 5th 第五代開箱介紹



